褥疮严重溃烂成洞应该怎么办?应该注意什么?
褥疮严重溃烂成洞应该怎么办?应该注意什么?——正定创必克医院
当褥疮发展到深层组织受损,甚至出现“溃烂成洞”的情况时,这标志着状况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阶段。此时,照护者的内心往往充满忧虑与急切。然而,越是在这种情况下,越是需要冷静、科学的应对。这已远非家庭经验可以处理,必须依托专业的指导,进行极其细致和专业的护理。以下是一些至关重要的注意事项,旨在为照护者提供清晰的思路和行动方向。
一、 绝对核心:立即寻求并严格遵循专业指导
这是所有注意事项中最为首要、不容妥协的一条。深度创面涉及皮下多层组织的状况,其处理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。
-
为何重要? 专业人士能够准确评估创面的深度、范围、渗液性质及周围组织状况,判断是否存在潜在风险,并制定出最适合的个体化护理方案。
-
如何行动? 立即联系相关的健康顾问或护理专家。他们将可能指导您如何进行日常清洁、选择何种专业的护理敷料,并告知需要密切观察的迹象。切勿自行尝试任何未经指导的操作。
二、 创面护理的精细原则:清洁与保护
对于深度创面,日常护理的要求极为精细和严格,核心目标是保持清洁,为身体自我恢复创造最佳环境。
-
温和清洁:
-
通常建议使用温和的生理盐水溶液进行清洗。
-
-
操作时应使用无菌的棉签或纱布,轻柔地从创面中心向外围擦拭,避免来回擦拭。
-
目的是清除多余的渗出液和代谢产物,而不是用力擦洗,以免损伤脆弱的新生组织。
-
谨慎清创:
-
创面中可能存在一些失去活力的组织,它们会影响恢复过程。
-
-
请注意: 清除这些组织(称之为“清创”)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操作,绝对禁止家人或照护者自行用器械(如剪刀、镊子)进行处理,这极易导致严重后果。
-
清创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士执行,或在他们的严格指导下使用特定的辅助清创产品。
-
敷料的选择与使用:
-
对于深度、“成洞”的创面,传统的纱布可能已不适用。专业人士可能会推荐使用新型功能性敷料,如泡沫敷料、藻酸盐敷料或水胶体纤维敷料。
-
-
这些敷料能有效吸收大量渗液,保持创面处于一个适宜的湿润环境,从而支持自身修复机制,同时保护创面免受外界刺激。
-
更换敷料的频率需严格遵循指导,过于频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利于创面环境稳定。
三、 持续的基础支持:减压与营养
即使创面情况复杂,褥护理的基础原则依然至关重要,且需要更加坚持。
-
彻底减压:
-
“成洞”意味着该处组织承受压力的能力将至最低。必须保证该部位完全不再承受任何压力,这是恢复的绝对前提。
-
-
使用专业的减压气垫床,并制定更为频繁的翻身计划(如每1-2小时一次),翻身动作需轻柔,避免拖、拉、拽,防止剪切力对创面造成二次伤害。
-
所有体位调整都应以悬空创面为第一准则。
-
强化营养支持:
-
身体的修复需要大量的“建筑材料”。深度创面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远超平常。
-
-
饮食上应提供高蛋白、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,如鱼肉、鸡肉、鸡蛋、牛奶、豆制品以及新鲜蔬果泥。
-
充足的优质蛋白是组织再生的基础,维生素和锌等微量元素则像是“催化剂”,能促进修复过程。必要时,可在专业人士建议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补充。
四、 密切观察与沟通:警惕变化
照护者需要成为专业的“观察员”,每日留意创面的细微变化,并及时反馈。
-
观察什么: 注意创面的大小、深度、渗液的颜色和气味、周围皮肤的颜色和温度是否有变化。
-
意味着什么: 任何异常的迹象,如渗液突然增多、颜色改变、出现异常气味或周围皮肤红肿加剧,都应视为重要信息,立即与指导者沟通,而不是自行判断或等待。
-
记录: 保持简单的护理记录,包括翻身时间、饮食摄入量、创面外观描述及换药时间,这能为专业判断提供宝贵信息。
结语:系统协作,共渡难关
面对褥疮的深度创面,这是一场需要耐心、细心和信心的持久战。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“伤口”,而是一个复杂的健康问题。请牢记,照护者的角色不是孤军奋战的“治疗师”,而是整个专业支持系统中的关键执行者和观察者。
摒弃恐慌,避免任何未经指导的尝试。您的冷静、坚持与专业的协作,才是为家人带来最大支持和真正改善的希望所在。通过科学的护理、持之以恒的减压和强化的营养支持,即使情况复杂,依然能够为身体的自我修复赢得宝贵的时间和机会。